鱼苗池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循环
虽然疾病带来苦恼,但得到了周边朋友的帮助
ー 在之前的采访中,您提到正在生产的御三家、白写、秋翠、孔雀,请问现在的构成是怎样的呢?
玉浦:今年有三色9腹、红白3腹、昭和3腹,孔雀1腹。当时三色只有3腹,所以从腹数上来说,确实增加了不少。
ー 这是因为您想多尝试一些不同的腹吗?
玉浦:是为了尝试和保险起见。所以我们会多养一些这些品种,其他的就稍微养一点。
我们这里一个期节会进行三期繁殖,所以相比其他地方,我们的饲养周期会短很多。因为花纹不是很明显,所以有很多鱼我们真的不太清楚是什么品种,筛选的时候也会觉得“真搞不清楚”。特别是第一期的三色,真的很难分辨。
ー 现在有很多人在将鱼苗放入池塘后,大约等待45天左右进行筛选,对吧?
国则:在业界,主流做法是尽量延长这个时间。而且这样做还能让鱼变得更健壮。不过,我们这边更倾向于尽量多采集,尽快进入下一阶段。
ー 原来如此。每个养鲤场的做法都不太一样呢。
玉浦:我们一般从黄金周结束后开始第一轮产卵,6月中旬左右进行第一次筛选。在这个时间点,我们会进行第二轮产卵,这样筛选后腾出的池塘就可以放入新的育苗了。


ー 也就是说,在筛选的同时,确保池塘不会空着,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采集。
玉浦:如果产卵时间错开,池塘就会空着好几天,这样太浪费了。对我们来说,第二轮产卵才是关键。虽然会有梅雨,但气候相对稳定。
ー 气温稳定的话,鱼苗的成长会更好。
玉浦:如果有意愿的话,我们甚至可以做到四轮产卵。从5月初开始第一轮产卵,到8月的第一周都可以放鱼苗。随着气温升高,筛选的时间也会逐渐提前,鱼苗放入池塘大约20天就可以进行筛选了,所以一旦拉网筛选完,就可以立即准备放入新的鱼苗。
ー 这日程安排相当紧张吧。
玉浦:是的,因为这一天孵化是绝对条件,所以比起自己想用的亲鲤,优先选择一定会产卵的亲鲤。
ー 即使是非常想采集的鱼,如果有一点不产卵的风险,日程就会被打乱吗?
玉浦:是的,是的。最重要的是优先考虑日程。但如果那样的话,可能会觉得留不下什么好的,所以现在即使是一年三期繁殖,也不会全部进行,而是部分进行,不会太过勉强。
ー 炎热时期的产卵能顺利进行吗?
玉浦:大概第三期繁殖是在7月下旬左右,虽然已经开始热了,但亲鲤还能勉强应付。
国则:很勉强啊。如果再晚一周的话,可能就有点困难了。即使产卵了,也可能不太理想。
玉浦:产卵是会产卵的,但受精率低,可能孵化不出来,或者孵化后死亡的情况也有。
ー 只生产三期是因为鱼苗池有限吗?今后有增加的计划吗?
玉浦:一般来说,鱼苗的数量越多,越容易培养出好的锦鲤,所以其他生产者可能正在增加池塘数量,但这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人手。如果无法妥善管理,即使把鱼苗放入池塘也无法成功。因此,我们减少了鱼苗池的数量,转而通过高效利用有限的池塘来提高产量。
ー 也就是说,不是通过增加稚鱼池的数量来增加稚鱼的数量,而是通过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池塘,在有限的人手中提高产量,对吗?
玉浦:是的。高峰期时我们有大约50个池塘,现在减少到了34个。即使是野池,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,那些费时费力但收益不佳的池塘,我们逐渐减少了。
ー 与高峰期相比,确实减少了很多。
玉浦:那时候的感觉是,不管有没有水蚤,只要放入鱼苗就能成功(笑)。现在不同了,我们尽可能努力培养水蚤。我们认为,只使用易于管理的野池进行轮作,效果会更好。
国则:我们更倾向于在减少分母的同时,如何增加分子,提高效率,这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