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不断成长的鲤是理想的
从“仙助”到“新松江红白”
ー 贵公司想生产的是什么样的鲤?
饭塚裕:能拿总合冠军的鲤,我们自己也生产过获得宫日出雄奖的鲤,所以深有体会。即使每年都在培育,十年能培育出一条都算是很幸运了。如果是一些产量更大的大公司,也许三、五年就能培育出一条,但我们这种规模的,十年才能出一条。这样一来,首先就必须耐得住时间考验。能够保持长寿、年轻,当然也包括保持体型……这些是我最看重的。现实情况是,虽然想打一场短期的胜仗,但往往难以如愿,所以如果不朝着长寿、强壮的鲤目标努力,就很难应付各种挑战。最近我们这里也培育出了四岁就能长到80厘米、85厘米的鲤。但是,生长速度快并不代表一切。我认为,鲤的生长更像是一种渐进的过程,往往需要到七、八岁才能达到最佳状态,年复一年地不断提升,能够持续不断地生长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真的想在大会上夺得总合冠军,“只培养商品鲤”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够的。因此,有些锦鲤虽然在三、四岁时就能培育出很好的品相,但由于存在一些作为亲鲤的缺陷,无法预见它们未来的发展潜力。正因为如此,有些亲鲤就无法使用了。
ー 比如,你们有没有培养两、三岁时就能引人注目的鲤的想法呢?
饭塚裕:我们有这样的亲鲤。毕竟公司也要考虑商业方面的因素。不过,在这些亲鲤中,也有一些能不断成长、体型越来越大的鲤。我们选用的亲鲤,都是能持续产下更优质后代的。当我们想要培育出1米长的鲤时,就会考虑将特定的两条亲鲤进行杂交,因为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高。并不是所有的亲鲤都能培育出1米长的鲤,所以我们会从那些遗传基因优良的亲鲤中挑选出几条,根据概率来判断,这两条亲鲤结合后产下1米长鲤的可能性最大。
ー 你们在使用的亲鲤配对时,比如这个组合可以稳定产出评分大概90分的鲤,而另一个组合虽然成功率低,但有可能培育出特别优秀的个体……这种分法是有的吗?
饭塚裕:有的。鲤嘛,能产下很多能卖个好价钱的鲤,这叫中奖腹;能产下一条在品评会上夺得总冠军的鲤,这也叫中奖腹。所以,追求极致的亲鲤组合总是存在的。我们家虽然红白只有11条,但其中一两条就是这样的好腹。比如说,能产下国鱼奖级别的鱼的腹就非常少见,我们家也只有几条,不过这些留下来的鲤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。
ー 比如,作为主要产品之一的“雪莲”,它的后代是什么样的?
饭塚裕:生长非常好。浅色类型的公鱼和红色光泽艳丽的公鱼,通过人工受精将这两条雄鱼杂交,培育出了价值都非常高商品鲤。目前,我们选取了这种杂交后代中的浅色鲤作为基础。因为这种鲤更容易遗传公鱼的优良品质,而且红色的基因似乎也没有冲突。
ー 单纯地将红质漂亮的公鱼和母鱼进行交配,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。
饭塚裕:如果说把两个100%纯种的个鲤进行杂交,就能得到100%纯种的后代,那是不对的。根据我的经验,我更倾向于认为,母鱼占70%,公鱼占30%的配比,才能培育出100%优秀的后代。我经常将不同类型的红鲤进行杂交,然后仔细观察它们的后代,看看哪种类型生长得更快,或者哪种类型虽然红色很好,哪种生长速度较慢等等。雪莲这个品种最初的培育目的,就是为了建立新的亲鲤基础。所以,在第一年,我们会广泛地保留当岁,从中选拔出亲鲤候选者,现在的育种工作就是从那时延续下来的。
而且,白桃的后代逐渐成长为亲鲤了。预计两年后,雪莲的后代和白桃的后代几乎就能达到亲鲤的水平。它们的成长速度和红色的质感都很好。所以,我们现在的鲤更像是“新的松江红白”,而不是仙助。大家心目中的仙助形象,应该是那种老话说的柿子红,颜色较淡的鲤。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。

第54届全日本总合锦鲤品评会 种别优秀奖

ー 你对传统的仙助没啥特别挑剔的吧?
饭塚裕:虽然说没有特别挑剔,好像也不是这样……说实话,包括我在内,社长也没有真正见过仙助。这已经是我父亲(饭塚昌一会长)和过世的宫寅(川口养鲤场)的父亲(宫寅一氏)他们所创造的历史了,我们只是听他们讲过这些故事而已。我爸看红白的眼力到现在还让我觉得很佩服,很尊敬他。从他们的观察角度来看,我们这些后辈根本就是小菜鸟,根本谈不上什么仙助。唯一一次,我高中毕业后,我爸带我去山口见森田先生,看到了一些鲤。但是我爸说,就算那些鲤,跟真正的仙助比起来也差远了。
我们生产的锦鲤,最早可以追溯到父亲留下的森田仙助血统。长期观察下来,虽然发现了许多优点,但也发现了明显的弱点,这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。要想培育出优质的锦鲤,就必须剔除掉那些不良的特征。所以,现在我们不再拘泥于仙助血统,而是朝着建立“松江锦鲤”这一独特品牌的方向发展。
ー 虽然各种血统的名称至今仍被保留,但血统本身的纯度就会降低。
饭塚裕:我觉得这已经是没办法的事情了。从我开始做这个工作36年来,我见过各种各样的鲤,和以前相比,现在的鲤完全不同了,顾客的要求也变得非常高。我曾经见过很多优秀的鲤,当时总是想着“要是能养出这样的鲤就好了”,一直为此努力着。但是,如果现在再去看那些鲤,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?不论是红白还是其他品种,锦鲤的培育水平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断地精益求精、相互竞争,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。
ー 在全日本大会上,1米长的锦鲤已经变得很普遍了,而且品质非常好。既然有很多养殖户都能培育出这样的锦鲤,那么接下来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呢?会不会觉得有点迷茫?
饭塚裕:那真是太难了,我一直在和不安作斗争。每年都这样,很焦虑。我总是担心,如果按照父母的建议,用素红来配种,会不会年年出红。每年选配种的时候,我都会被各种各样的不安困扰。我们家曾两次大胆地改变了培育方向。第一次是尝试用“玉鳞”和“铃兰”来做基础,那也是一次非常极端的尝试。
ー 当时决定把精力集中在一条红白的生产上吧。
饭塚裕:当时白写和九纹龙很难出现,所以我们决定放弃其他品种,增加红白的比例。因此,我们想用玉鳞和铃兰作为基础来培育。但是,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公鱼,感到很困扰。这时,协和水产的木木津社长和佐伯先生对我说:“我这里有一条想让你看的公鱼,你过来看看吧。”然后,他们免费提供了村田先生的公鱼给我。因为想培育出好的鲤,但又囊中羞涩,他们出于同情才给了我这条鲤。直到现在,我仍然非常感谢他们。
ー 然后在7-8年前,把红白的亲鲤全部换新了?
饭塚裕:我感觉第三波肯定还会来。至于到时是做还是不做,这就要看生产者的想法了。不过我们家如果不做的话,现在就不会有这样的成果了。因为产量不多,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产量上多方考虑。我觉得,这应该是所有制作红白的人永远要面对的课题。今天是第二期的第二次二筛选,过了盂兰盆节之后,就要开始挑选三期和四期的筛选了。四期的筛选第一轮挑选还没开始,但我们还是会一直专注于红白。
ー 已经第四期了吗?好厉害啊。
饭塚裕:数量虽然不多,仅有一两条,但红白仍需从中精挑细选,才能呈现出最好的作品。
(未完待续,敬请期待第二部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