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饲料效率】
最近,由于饲料价格上涨,希望更高效促进鱼类生长的业者越来越多。为了让锦鲤长得更大,究竟该怎么做呢?本次我们通过改变投喂次数,验证了鱼类生长的变化情况。
首先进行第一项试验(㉑),在单次投喂量固定的前提下,研究了增加每日投喂次数会产生什么效果。每次投喂量固定为鱼体重的1%,若每日投喂1次则总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%,每日投喂5次则总投喂量达到5%。
试验结果如图所示(㉒)。左侧纵轴表示鱼体重,图表中位置越高代表生长效果越好。从上至下依次为5次、3次、2次的投喂组,可见投喂次数越多生长效果越显著。这显然是由于总投喂量增加导致的必然结果。
在此,我们还比较了饲料效率。饲料效率是指投喂的饲料有多少转化为鱼体生长的比例,数值越高说明饲料的利用率越好。实验结果显示,每天投喂3次时饲料效率最高,而1次时最低。我们原本推测每天仅投喂1次的试验组因集中进食可能更利于消化,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消化液分泌中断导致消化启动延迟。相反,持续投喂能使消化液持续分泌,从而促进消化效果。


从实验所用鲤鱼的对比照片(㉓)可以直观看出两个月内显著的生长差异。虽然本次试验中投喂量分别为3倍和5倍,体型增大是必然结果。
接下来我们保持每日总投喂量不变,仅改变投喂次数来观察生长变化(㉔)。结果显示(㉕):多次投喂组间生长差异不大,但每日1次组的生长状况与前期试验一致,表现较差。饲料效率方面也呈现相同趋势,1次组效率最低,3-4次组达到峰值。
为此,我们进一步开展了极端条件试验:探究更高频次投喂的影响。此外,鉴于垂钓界常有”夜间易钓大鱼”的说法,且野生鲤鱼具有夜间摄食习性,我们还特别研究了夜间投喂对养殖效果的影响。
每日的投喂量统一为鱼体重的3%,每日4次投喂时,从早晨7点开始到傍晚16点为止每隔3小时投喂一次(㉖)。这种方式算是比较常见的投喂方法。




每日6次投喂虽然早晨开始时间相同,但在16点之后又增加了19点、22点两次投喂。
4次等间隔投喂是机械性地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,从凌晨4点开始,8点、12点……24点共投喂6次。
2小时间隔则是更极端的模式,每隔2小时分12次进行投喂。需要说明的是,本试验在8月至10月底期间实施,初始水温28~30度从9月中旬开始逐渐下降(㉗)。
这是本次的试验结果(㉘)。以2小时为间隔投喂的组别在饲料效率和生长速度方面略胜一筹。每日6次投喂的组别由于存在部分生长异常迅速的鲤鱼,导致数据可能比实际水平偏高。


本次试验的重要发现在于:即便在夜间投喂饲料,鲤鱼仍会摄食并正常生长。由于是在露天池塘进行的试验,在高温季节白天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。我认为在水温较低的夜间投喂,或许更有利于鲤鱼的生长。当然前提是水体不能缺氧。若不局限于仅在白天投喂,将夜间投喂也纳入选择范围,或许能进一步挖掘鲤鱼的生长潜力。
以上汇报的是我们在研究所开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。虽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,但我们会继续探索,希望能为各位的养殖实践提供有益参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