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者咨询室5

Q:饲养的鲤鱼被鲺寄生,该如何处理?(新潟县・先生)

A:鲺(又称鱼虱)是一种寄生性甲壳类生物。其幼体孵化后会在水中自由游动,并利用腹面的两个吸盘和钩爪附着在鱼体表面寄生(见图)。刚寄生时体型极小所以难以察觉,但经过多次蜕皮长大后就会变得明显。

 因此发现时往往已有大量鲺寄生,饲养水体中也可能存在无数游动的幼体。想必I先生发现时已经看到大量虫体了吧。鲺带有毒针,大量寄生时其毒素可导致鱼类死亡。若放任不管,可能会爆发性繁殖引发大规模死亡。
 市场上有售针对鲺的敌百虫制剂,按说明使用后数小时内寄生鲺就会脱落死亡,水中的幼体也会被消灭。但敌百虫仅对游离幼体和寄生虫体有效,无法杀灭虫卵。因此一段时间后虫卵孵化又会开始新一轮寄生,常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。
 值得一提的是,虫卵孵化时间在水温20℃、25℃和30℃时分别约为24天、15天和10天,水温越高孵化越快。而从寄生到开始产卵的周期在上述水温下分别约为40天、25天和20天,同样随水温升高而缩短。因此需要每隔数周进行多次投药才能彻底根治。

Q:饲养的小型鲤中,有些个体口部侧边会向内翻折,有些则向外翻折。这种情况能治好吗?(石川县M先生)

A:鲤的畸形现象不仅出现在口部,鳃盖、鱼鳍等各部位都可能发生。这种情况并非鲤鱼特有,其他多种鱼类也常见类似畸形。一般而言,这类畸形几乎不会自然痊愈,通常会带着畸形继续生长,甚至可能愈发严重。因此很难期待自愈,且目前也基本没有确立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 不过若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,切除畸形部位后有时能恢复正常再生(但并非绝对有效)。虽非鲤鱼案例,但龙鱼就常出现鳃盖外翻现象,此时若切除外翻部分,有时能实现正常再生(也存在失败可能)。

Q:新买的锦鲤放入后,可能因为水质差异显得没有精神。怎样才能让它们适应呢?(京都府・先生)

A:让新鱼充分适应水质是基本准则。特别是锦鲤作为变温动物,对水温变化十分敏感,必须确保水温调节到位。
 从防疫角度考虑,建议尽可能实施检疫程序。所谓检疫,是指将新购入的锦鲤在单独水槽中饲养约两周,确认是否携带病原体的过程。
 T先生遇到的是新入池锦鲤状态不佳的情况,但相反也可能出现原有锦鲤状态恶化的问题(因新鱼带入病原体导致)。因此在检疫期间确认无患病征兆后,再与原池锦鲤混养会更加安全。